民国初期谢彬游新疆,路过柴窝堡,见道旁渠水自西向东流,复折而西流。他立马遥望,见渠水与渠侧所植树木形成一线,向上延伸,地势渐急渐高。他早就听说过“水能倒流”的传说,至此得到了验证。于是他说:“土人谓新疆水能逆行,信有证也。”
这件事在清代纪晓岚也有过记述,并曾题诗云:
白道飞流似建翎,坡陀不碍浪花鸣。
游人未到萧关外,谁信山泉解倒行。
有一位宋姓进士,对水逆行不能理解,深以为怪。纪晓岚解释说:“水流迅急,能逆行越坂数重......不知来势猛激,故遇坎不能御也。”按通俗的说法,就是水可以利用流速的惯力,向上推行,所谓急流百丈上城头。纪晓岚的解释似乎也有道理,但就柴窝堡的具体地理条件和流速来讲,是否被言中的,还可以再做研究。
《中国环境报》有一段类似上述的记载,读后颇有启发。该报载沈阳市新城子区有一怪坡,汽车停在坡底,熄火停档后,竟自动向坡顶滑行。有人用“磁场说”和“引力位移说”解释这一怪现象。后来有人把水倒在坡上,水也向坡顶流。用水平仪一测,结果发现坡顶比坡底低一米。原来怪坡两侧是沟壑,越远越深越开阔,反衬出坡底朝西向上翘起,使人们产生错觉,误以地处为高处。
柴窝堡的渠水倒流,是否也是由错觉而引起的误会呢?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