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丽江篇之逃往束河
在丽江饱受了一整晚灯红酒绿、摩肩接踵、噪声震耳的折磨之后,我们背起行李逃到了束河。第一眼所见到的束河,很丽江。依然是商业化的铺面,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满街是追着你问要不要骑马住宿的大姐大妈,烦不胜烦。还有那跟着导游小彩旗前进或停留的旅行者队伍……人流比丽江的确是少很多,却依然不是我想要体验的那种原生态。
看见路标指示的束河景点“飞花触水”,流水和木桥曲曲弯弯,倒也有些旖旎之态,只是,仍然觉得太人工太擦刮辣新了些。先不忙投宿,挑了个临水的座位,点了纳西烤鱼、烤肉之类的特色菜,有一搭无一搭地消磨时光。
直到天色已晚,才慢慢顺水逆流而上,去老四方街附近找家客栈来住。于是,就住在了《丽江的柔软时光》推荐的时光客栈。只有我们这一批客人,小院很清静,听得到夏虫的鸣叫。
晚上,和老板一起喝茶聊天才知道,原来,沿着收费处一路走来那让我们很失望的熙攘的四方听音广场和满是商铺的束河街景是属于新区的,是近些年开发束河旅游的产物。而过了飞花触水后,下了那两棵大树守候的台阶,往寂静的老四方街走,人烟渐寂的才是束河古镇。难怪!
此后的束河生涯就惬意起来。
出旅馆门便只往北走,过老四方街、青龙桥,或沿着河边一路北上,或散着步一直向着老街去,仁里路和旁边的挑水巷、西山巷、红叶巷等都走了不知多少遍。老街的入口处,酒吧还有些都市的痕迹,街上也还能看到做租马生意的马队。路过的人家,生活看起来悠闲惬意,有点点城镇的细腻奢华。但比起丽江大研古镇那黄金周动辄充斥着上万人、摩肩接踵的四方街来,这里的老四方街就安静得多了。若不是晚上也有篝火和披星戴月的纳西老太太,差不多完全是自然的形态了。尤其是过了青龙桥,往仁里路方向去,便渐渐有些走入乡下的感觉。酒吧的对面不再是都市的灯红酒绿,而是一丛丛的鸡冠花和向日葵。没有了新区闹哄哄的商铺,路边的小集市,更加接近自然。寂静的街巷,时不时跑过三两只轻快的农村小柴狗,门前偶尔有老人闲坐,是自自然然寻常人家的即景。束河既然号称茶马古道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马匹当然也是看家的景致,免不了常有新鲜马粪当道。就是有了马粪,也无需担心。纳西人自有一套完美的自洁系统,每天早晚都会定时放水冲街。
在束河,即使没有方向感,也不用担心迷路,只要你认准逆流而上或者顺流而下。水,是束河的灵魂。有路就有水。束河的水,清冽碧透。看似清浅的水流,却有着激遄的流速。水温清泠,有店家用竹篓放满满一篓各色饮料在做“天然冰镇”。束河的几天,真是爱极了路边这清凌凌的水、绿油油的草。
纳西民族对水的敬畏和对水的利用是到了极致的。而水的用法,也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按照老规矩,流经门前的水,早上八点之前只能洗菜淘米,中午十二点以后才能洗衣服,下午二点之后才能洗拖把。即使是到水井处用水,也是有明确分工的。丽江地区多依地势而建的三眼井,那出水口水位最高的第一眼井是饮用水,第二口用作淘米洗菜,第三口才可以用来洗衣服。正是这样的节制与约束,才使得我们今天依然可以见到一个清新美好的束河。
这样,我们才有心情有兴致,在傍晚,循着柔缓的歌声不急不徐地走到九鼎龙潭去, 先是被那一潭纯纯的绿攫住目光,然后就被歌声黏住了脚步。坐在亭子里,凉风阵阵,一切都是那样自然,不经意。无需去听歌词,只任那吉他的叮咚随轻柔的旋律弥散开来。人,再也挪不动脚步。想来,丽江商业化之前,应该也是这般美丽的吧?这才是真正的丽江的柔软时光呢。
(纳西民居屋脊上常用的猫瓦)
(炭火瓦罐烤肉,切成很薄的半透明肉片,外焦里嫩,)
关键字: 丽江 云南 束河 纳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