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99-2065

旅游产品分类

北京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北旅游 > 北京旅游 > 北京旅游游记

明十三陵游记-----长陵

新疆旅行网  时间:06-29  来源:  作者:
“未睹皇陵壮,安知天下尊”(一) --------明十三陵游记之长陵 2006年春节在沈阳短暂停留的两个小时中,我去了北陵(昭陵)。在和当地一位老人聊天过程中,他讲:“要论规模、气派、布局和历史文物价值,十三陵和北陵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这句话引发了我对明十三陵的兴趣。于是,在春节过后不久就策划了这次“十三陵一日游”。 在做足了和十三陵有关的功课后,我和小尹便利用一个周六的时间结伴出发了。 我们原先制定的路线是:从德胜门做919到西拨子,到了德胜门后才发现有n多个919,但却是走不同的路线——“晕”就一个字!也不知道北京公交是怎么回事。最后终于在地铁站口找到了正确的919,但被告知已经改路线了。我们只能先坐到昌平西关大路,不出站台转22路(立水桥—昭陵)。我们在长陵路口下车,步行至长陵(10分钟路程,怕走路者可以打摩的2~3元/车),门票30元/人(淡季,学生票15元)。在长陵(以及定陵)里可以随意的照相,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其整个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12万平方米。 据当地百姓传说,长陵是座空坟,陵内仅葬有朱棣生前用过的一条丈二花枪。朱棣在一次与北方游牧民族会战时,中了敌人奸计,被封洞中。部下救之不及,只抢回朱棣用的一条花枪,后来就把这条枪葬入长陵,权作了结。 长陵的特色就是规模宏大,其主殿—棱恩殿的体积甚至已经超过了故宫的太极殿,好个皇家气派!棱恩殿是世界最大的楠木大殿,殿里有支撑殿顶的60根楠木大柱,十分粗壮。 长陵棱恩殿里有明成祖朱棣的塑像,周围是从定陵地宫中挖掘出土的精美陪葬品。其中“金丝翼善冠”十分漂亮,轻巧、华贵,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它出自万历帝头侧的一个圆盒内。冠重826克,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此冠虽属于皇帝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518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后山与折角也全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这样绝妙的技艺的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在明楼下的石供案,不但放着五个供奉用的石制器皿,还有游人抛到上面的一堆堆的硬币和纸币(在定陵地宫的明神宗万历朱翊钧的灵柩前,也有同样的情况),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会带给他们什么好运气。但有一个导游小伙子劝告大家不要这样做,因为不吉利。 1956年,国家准备挖掘长陵,但是刚挖了两个探井,就天降暴雨,雷电击中了两个施工者。当地的村民于是认为这是上天震怒而对人们的惩罚;而与此同时,在定陵的挖掘过程中这时却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现了找到金刚门的“指路碑”,所以考古工作者停止了挖掘长陵,转而发掘了定陵。直到今日,因为相关技术等原因,长陵一直没有挖掘。但我相信,长陵地宫一定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或许可以发现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这个我国历史上卷帙最为繁浩、内容最为广博的综合性大类书。 为了准确地让大家了解长陵,转载一段专业讲解长陵建筑结构的文字: …………………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 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 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棱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棱恩殿”,殿门名之为“棱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 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 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 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稜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 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 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 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 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棱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我国古代的陵园祭祀,西汉时陵中设有寝殿和便殿,陵旁设庙。时有“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之说。唐宋二代,陵园设有上下二宫。上宫设寝 殿(又称献殿),用于举行隆重祭献仪式。下宫,即寝宫,是供奉墓主灵魂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 “未睹皇陵壮,安知天下尊”(一) --------明十三陵游记之长陵 2006年春节在沈阳短暂停留的两个小时中,我去了北陵(昭陵)。在和当地一位老人聊天过程中,他讲:“要论规模、气派、布局和历史文物价值,十三陵和北陵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这句话引发了我对明十三陵的兴趣。于是,在春节过后不久就策划了这次“十三陵一日游”。 在做足了和十三陵有关的功课后,我和小尹便利用一个周六的时间结伴出发了。 我们原先制定的路线是:从德胜门做919到西拨子,到了德胜门后才发现有n多个919,但却是走不同的路线——“晕”就一个字!也不知道北京公交是怎么回事。最后终于在地铁站口找到了正确的919,但被告知已经改路线了。我们只能先坐到昌平西关大路,不出站台转22路(立水桥—昭陵)。我们在长陵路口下车,步行至长陵(10分钟路程,怕走路者可以打摩的2~3元/车),门票30元/人(淡季,学生票15元)。在长陵(以及定陵)里可以随意的照相,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其整个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12万平方米。 据当地百姓传说,长陵是座空坟,陵内仅葬有朱棣生前用过的一条丈二花枪。朱棣在一次与北方游牧民族会战时,中了敌人奸计,被封洞中。部下救之不及,只抢回朱棣用的一条花枪,后来就把这条枪葬入长陵,权作了结。 长陵的特色就是规模宏大,其主殿—棱恩殿的体积甚至已经超过了故宫的太极殿,好个皇家气派!棱恩殿是世界最大的楠木大殿,殿里有支撑殿顶的60根楠木大柱,十分粗壮。 长陵棱恩殿里有明成祖朱棣的塑像,周围是从定陵地宫中挖掘出土的精美陪葬品。其中“金丝翼善冠”十分漂亮,轻巧、华贵,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它出自万历帝头侧的一个圆盒内。冠重826克,高24厘米,直径17.5厘米。此冠虽属于皇帝常服冠戴,但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518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后山与折角也全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这样绝妙的技艺的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在明楼下的石供案,不但放着五个供奉用的石制器皿,还有游人抛到上面的一堆堆的硬币和纸币(在定陵地宫的明神宗万历朱翊钧的灵柩前,也有同样的情况),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会带给他们什么好运气。但有一个导游小伙子劝告大家不要这样做,因为不吉利。 1956年,国家准备挖掘长陵,但是刚挖了两个探井,就天降暴雨,雷电击中了两个施工者。当地的村民于是认为这是上天震怒而对人们的惩罚;而与此同时,在定陵的挖掘过程中这时却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现了找到金刚门的“指路碑”,所以考古工作者停止了挖掘长陵,转而发掘了定陵。直到今日,因为相关技术等原因,长陵一直没有挖掘。但我相信,长陵地宫一定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或许可以发现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这个我国历史上卷帙最为繁浩、内容最为广博的综合性大类书。 为了准确地让大家了解长陵,转载一段专业讲解长陵建筑结构的文字: …………………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 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 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棱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棱恩殿”,殿门名之为“棱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 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 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 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稜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 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 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 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 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棱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我国古代的陵园祭祀,西汉时陵中设有寝殿和便殿,陵旁设庙。时有“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之说。唐宋二代,陵园设有上下二宫。上宫设寝 殿(又称献殿),用于举行隆重祭献仪式。下宫,即寝宫,是供奉墓主灵魂日常饮食起居的场所。 明朝从孝陵以后,陵寝祭殿有享殿、陵殿、献殿、寝殿、香殿等不同称呼。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 器。朝延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案匣等。这些陈设说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举行大规模祭献活动,和平时司香火、四时供 献、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双重功能。它兼有西汉陵寝寝殿、便殿或唐宋陵寝上下二宫祭祀用殿的功用。 长陵的这座棱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其珍贵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规模大,等级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明代又称奉天殿、皇极殿)修建,面阔9间(66.56米),进深5间(29.12米),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覆以黄色琉璃瓦饰。正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 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规整大方。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 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其中,中间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块组成:最下面的一块与祾恩门 图案相同,上面的两块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台基上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形制也与棱恩门相同。此外,月台两侧还设有祭陵时供执事人员上下的旁出踏跺。台基之后 也设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台前踏跺。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楠木加工而成。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间中 间的4根金柱最为粗壮。左一缝前金柱底径达1.124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 中。那里人迹不到,“毒蛇鸷兽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谕祭山神,纵火焚林,然后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 “一木初卧,千夫难移”,明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 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 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其运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时采伐楠木确实十分艰难。而一木至 京,费银竟达万两。 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 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长陵棱恩殿这样的高 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 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 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 真假昂并用(上层昂为真昂,下层昂为假昂。假昂的昂头,从交互斗斗口处斜向下伸,没有“假华头子”雕饰,很有特色),下檐斗拱上层昂昂尾等构件挑起的斜杆直伸至博脊枋下, 并有三幅云、蔴叶头、菊花头等装饰构件。它既不同于宋式真昂形式的斗拱,也与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的假昂式鎏金斗拱有别。此外,斗欹有 ,角科斗拱鸳鸯交首拱的继续采用,以及斗拱比例的减小,平身科斗拱排列的相对丛密,而各间攒档在尺度上又大小不等等特点,都体现了由宋到清在法式特点上的过渡。 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长陵神帛炉 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又称棂星门。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时仿景陵制增构。其制,单檐一间,黄琉璃瓦顶,两山面各置博缝板,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其里外拽的拱头、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 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大额枋、花板、小额枋、门框、上槛(安装门簪四枚)、余塞等构件。 两柱牌楼门后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致的石供器组成。石供案,须弥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枭刻仰俯莲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结带图 案,四角雕刻玛瑙柱之形。案体规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间的石香炉,作三足鼎形,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炉身部分腹部圆浑,三足外侧各 雕云纹饕餮。炉耳、炉沿则分雕回纹图案;炉盖,底径大小同炉沿,顶圆,下雕一周海水江牙图案,上雕云纹及一头部前探的盘龙。烛台,形状略似古祭器中的 “豆”,烛盘下雕仰莲瓣一周,下雕云纹。花瓶,小口大腹,两耳各雕衔环。 陵园的宝城建筑构成了“后圆”部分。其前部与第三进院落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宝城,明代文献中又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墓室)的封土称为“宝山”而得名。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城高7.3米,外侧雉堞(垛口)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2华里。宝 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 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则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的制度。 宝城的前部,沿轴线方向建有方城和明楼。方城高12.95米,下设平面走向呈“t”形的券洞,该券洞,《大明会典》中又作“灵寝门”,其实际作用 相当于进出宝城的城门洞。券洞内原建有随墙式黄琉璃屏和前、左、右三道门扇对开的城门(现黄琉璃屏和门扇均已不存)。从琉璃屏前东西分驶,可出方城而达于 宝城内。方城之上,建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明楼。 这座明楼,明朝及清初时曾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因此《帝陵图说》有“栋梁楠梗”的 记载。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楼凡“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所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各陵明楼时,管工的大臣们特向乾隆皇 帝上奏说:“今若就其形势仍用木植修换,恐难持久”,并提出各陵明楼的修复,应按照永定二陵明楼的起券方式,“一律改发石券”。长陵明楼在该次修缮中,因 此改变了结构。首先,明楼内砌起了石券顶,楼顶因此变成了砖砌的实心顶结构,其次,左右两个红券门亦用砖封死,故此,现在前后券门通畅如故。而明楼的外观 则形制基本如旧其中,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 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亦仍如明朝旧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 “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关键字: 德胜门 明十三陵 须弥座
相关线路
相关游记
    相关信息
      在线评论

        验证码:验证码    匿名发表

      联系我们
      •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0991-267100018999981856
      • 0991-231032518999832796
      • E-mail:tour@xjlxw.com
      • 地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伊宁路89号新丰大厦A座7楼
      酒店住宿所有酒店

      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经济型

      前门建国饭店

      前门建国饭店

      已有 246 人关注
      首都大酒店

      首都大酒店

      已有 133 人关注
      东方君悦大酒店

      东方君悦大酒店

      已有 162 人关注
      美食餐饮所有美食

      官也街澳门火锅

      无论这林林总总的花样美食如何的

      听蝉轩花园美食吧

      八百年帝都始于元朝,听蝉轩Secret

      便宜坊烤鸭店(安华

      中华老字号便宜坊烤鸭店史建于明

      十全舫之明珠海鲜

      明珠海鲜加工档位于南三环赵公口
      北京游记所有游记

      独品老北京炙子烤

      寒冷的冬天里,如果吃了暖呼呼的食

      【闯京城】汽车博

      今年国庆前才刚开放,就已经超过上

      三天两夜,北京-大

      从北京到大连,和honey还有另外两

      北京,从零开始

      北京,春夏之交,风和日丽,适于游荡从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